
A股暴涨、大额存单不香了?
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强势反弹,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主要指数均创出阶段性新高,曾经备受追捧的大额存单(CD)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收益率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了“一单难求”的现象,A股暴涨是否意味着大额存单不再香了?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A股暴涨背后的原因
A股市场的暴涨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推动。
1、流动性充裕: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紧,但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这得益于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如逆回购、SLF、MLF等,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充裕的流动性为股市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推动了股指的上涨。
2、经济复苏预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我国经济逐渐复苏,一系列经济数据,如PM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均表现出色,经济复苏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资金纷纷涌入股市。
3、政策利好不断: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断出台,证监会放宽了IPO审核标准,提高了新股发行速度;银保监会加大了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这些政策利好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4、外资流入增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流入股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过3000亿元,外资的流入不仅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还带来了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和技术分析手段,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大额存单收益率下滑的原因
大额存单曾一度被视为“保本理财”的代名词,备受投资者追捧,近年来其收益率却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了“一单难求”的现象,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
1、市场利率下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偏紧,市场利率不断下行,作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代表,大额存单的收益率自然也随之下降,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预期也在增强。
2、银行负债成本上升:随着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银行负债成本不断上升,为了维持盈利能力,银行不得不通过降低大额存单的发行利率来降低成本,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崛起,银行在负债端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3、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随着股市的上涨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从固定收益类产品转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这导致大额存单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减少,收益率进一步下滑。
A股暴涨与大额存单收益率下滑的关系
A股暴涨与大额存单收益率下滑看似是两个独立的事件,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1、资金分流效应:随着股市的上涨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从固定收益类产品转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这导致大额存单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减少,收益率进一步下滑,这也加剧了银行负债成本的上升压力。
2、市场利率传导机制: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均会产生影响,当市场利率下行时,不仅大额存单的收益率会下降,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也会相应下降,而股市的上涨则可能推高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这种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使得A股暴涨与大额存单收益率下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3、投资者心理预期:在股市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普遍持有乐观预期,这种乐观预期可能促使部分投资者提前锁定收益或调整投资组合结构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因此在大额存单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上提前布局或减持可能成为部分投资者的选择之一。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面对A股暴涨和大额存单收益率下滑的双重挑战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单一市场或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在投资组合中适当配置股票、债券、黄金等不同种类的资产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策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特别是央行货币政策、经济数据以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3、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在股市上涨的背景下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追涨杀跌等行为,要深入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行业前景等因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4、注意流动性管理: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流动性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够顺利变现所持有的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或紧急情况。
5、关注信用风险:在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时要注意信用风险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等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相关风险并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违约事件等问题。
6、保持谨慎乐观态度